台灣茶文化

茶是台灣傳統文化的一部分,隨著科技的發達與繁榮,台灣的茶文化不僅是工商洽談會議等形式上所必備的禮儀,也漸漸融入人們的生活中形成一種「生活茶藝」。

 

我們可從下列幾個角度來探索茶文化所在:

1、    茶與水:茶藉由水能表現其色、香、味、形和內容物成分。茶人一向重視水的質地。

2、    茶與器:茶具結合實用與藝術,是享受品茗情趣必備的器具。茶具的選擇著重於堅固耐用與藝術欣賞價值,且要能夠使茶之色香味盡情的發揮。


 茶與沖泡技藝:

茶類不同其泡法也不同,泡茶技巧奧妙之處在於如何使茶具、茶量、水溫及時間做最適當的搭配,才能完整表現出茶的色、香、味。泡好一壺茶與享受一杯好茶的藝術,更是茶文化的象徵。



 

4、    茶與文學藝術:茶與書畫共同具有素雅、質樸、自然美學等特質,飲茶不只是物質及精神上的享受,也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欣賞,在飲茶過程中所產生的感受和聯想,藉由吟詩、作詞表達自己的情感,因而留下許多感情豐富的優美詩文與畫作,歷史上有不少膾炙人口的名篇,傳頌於世。 

在品茗的同時,也可學習茶道的基本知識,譬如:

1.     在泡茶品茗的當下,大家有沒有發現茶葉本身的差異之處?

像金萱的茶葉偏圓、寬,所以烘出的葉子較漂亮,看不到枝;烏龍茶葉較細長。


金萱茶的葉子,其邊邊鋸齒狀的較大;烏龍茶的葉子,其邊邊鋸齒狀的較小。



2.     不同茶其香味也有不同的特色,大致分類如下:

烏龍:像蘭花的清香

金萱:像玫瑰的艷麗

翠玉:像野薑的濃豔

 

綜觀上述,茶不僅是生活藝術,同樣的根據醫學研究茶也有助於健康,茶的好處實在太多了,先就以下兩點探討:

1.茶有助瘦身

成功大學醫學系教授張智仁發表在《肥胖研究》期刊的研究指出,從動物實驗發現,紅茶能夠刺激胰臟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,減少醣類和脂肪類食物被吸收。喝茶習慣愈久的人,身體質量指數、體脂率和腰臀比就愈小。而且,女生效果比男生顯著。

綠茶和烏龍茶還能夠加速身體的產熱增加,促進脂肪燃燒,所以能降低體脂率、減少腹部脂肪堆積。

茶的部分,最好喝開水泡的清茶,別再添加奶精、糖,只建議加幾滴檸檬汁,否則會干擾茶的四千多種成分作用,影響燃脂、抗老化、防癌等功效。

2. 喝茶可能降低罹患高血壓的風險。

成大醫院家醫部社區醫學科主任楊宜青發現,長期喝茶可能降低罹患高血壓的風險。

他的研究對象為1507位過去沒有高血壓病史及使用降血壓藥物、20歲以上的台南市民,約四成有長期喝茶習慣,他們每天平均喝120cc以上的茶且至少一年以上。

研究人員評估所有個案的健康情形後,發現有10.9%的人被新診斷出有高血壓。結果發現,相對於沒喝茶習慣的人,每天喝茶120599cc的人,被診斷出高血壓的風險可以降低近一半(46%);每天喝茶600cc以上的人,被診斷出高血壓的風險則可降低65%。

而且,持續每天喝茶120cc以上、1年以上就有降血壓的效果。和沒喝茶習慣的人相比,他們的收縮壓降低34mmHg,舒張壓降低12mmHg120cc約是常見老人茶一泡茶的量,可以裝滿430cc的小茶杯,也相當於英式下午茶的1杯茶。

上述研究刊登在《內科醫學文獻》期刊。不過,楊宜青醫師特別提醒高血壓病人,千萬別以為用喝茶可以取代吃藥。

但是,有下列情況的人則不合適長期喝茶。例如,對咖啡因敏感的人,喝茶會有心悸、手抖和失眠等不良反應。有腸胃疾病的人,如消化性潰瘍、胃發炎、習慣性腹瀉等。

不僅是一種生活 也是一種享受,在想享受生活的當下又能顧及健康是一件美好的事。

參考資料:

茶葉改良場

康健雜誌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arrow
arrow

    leeli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